據悉,某非拆裝可移動中式鋁藝景觀亭工程的形狀定為單檐攢尖四方亭,確定開間進深為3000mm×3000mm,柱高為3000mm,出檐900mm等等。在確定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的整體造型和體量大小之后,從以下六個方面對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進行了方案設計∶
?。?)初步方案設計。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的柱礎通過錨桿固定于地基,根據地質條件的不同,選擇不同尺寸的錨桿。建筑的整體造型為單檐攢尖四方亭,屋面無舉折,為平屋面,噴繪青瓦圖案,造成觀賞者視覺錯覺,美化建筑。將翼角與屋脊結合,形成一個整體。
?。?)選擇移動方式。采用陸地輪移的移動方式,將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裝入集裝箱中,使用汽車運輸,完成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的移動。
?。?)初步估算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的自重。綜合考慮建筑體量及建材密度,預估其自重1.2-2.0t之間,建筑可以置于一般地質條件的地基上。
?。?)選定該中式鋁藝景觀亭的結構與材料。選用輕質強度高的鋁合金、木材作為主要建材,以減少建筑整體重量。選用折疊結構,縮小建筑體量。
?。?)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功能單元的變形設計。將旋轉、移動等變形手段應用于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的設計中,使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具有變形性。
?。?)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構件的模塊化設計。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分為亭基、亭主體,通過亭基中的柱礎與亭主體中的柱結合處的連接件,將亭主體固定于亭基上。亭基包括桁架、柱礎、臺階等構件;亭主體包括柱、梁、屋脊、屋面等構件。為符合建筑變形性的要求,通過梳理各個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,重新拆分組合各個構件,并形成新的構件。對非拆裝可移動中式亭進行模塊化設計,終使用9種構件組合成一個非拆裝可移動中式鋁藝景觀亭,并增加各構件的重用性,以少變應對多變。另外,對構件之間連接處的節點進行設計,保障構件可以良好的連接組合。
上一條: 鋼結構廊架日常問題之三連問
下一條: 淺述鋼結構廊架中鋼材間的連接方式